今年以来,遂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机制体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系统并正式上线运行,建立大数据模型,对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穿透式监管。
一、强化平台建设。以市“城市大脑”与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支撑,紧扣“招投标全覆盖、全流程监管”目标,将“四川省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平台”“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遂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站”“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等11个业务平台数据回流,采集各类数据110余万条,创新运用“大数据+大模型+智慧监管”融合模式,打造覆盖招标投标全生命周期的“风险预警—智能处置—动态监管”一体化平台。同步出台《遂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清晰界定交易各方主体权责边界与监管职责清单,为平台规范运行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二、强化预警监测。针对招标人“量身定制”、投标人“围标串标”、评标专家“倾向打分”等关键风险点,重点围绕公平竞争审查、交易主体亲密度、专家倾向性打分、投标文件雷同性等进行深度对比分析,精准设置交易主体涉嫌违法违规预警指标88项,建立“三色分级预警”机制:高风险红色预警(需立即响应处置)、中风险橙色预警(重点跟踪盯防)、低风险黄色预警(纳入日常监测)。今年以来,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已精准识别红色预警项目19个、橙色预警项目84个、黄色预警项目511个,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三、强化跟踪问效。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监管系统由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和运维管理,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统筹,建立监管、执法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对招投标项目预警事项按照“问题处置—线索移交—处置办理—结果反馈”进行全流程跟踪督办,着力构建“平台留痕、风险追溯、责任倒查”的全闭环穿透式监管体系。同时,运用监管系统配合各级各行业监管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对抽查的80余个项目所有数据进行全量分析检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