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阳市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全面执行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廉洁交易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范、高效、公正、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行业要求,多措并举潜心打造“廉洁交易”“阳光交易”“绿色交易”服务品牌,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筑牢廉洁交易思想“防火墙”。始终坚持依法工作、廉洁交易,注重政治引领和思想洗礼,常态化坚持“集中+自学”的方式,与时俱进、常学常新,不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廉政工作理论、廉洁交易准则,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思想境界、保持廉洁操守,持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22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开展廉政理论知识学习20余次,到邓小平故里、三苏祠、天府家风馆等廉政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育5次,参加“增强文化自信 砥砺爱国情怀”“区域融合促发展 廉洁交易守初心”等主题党日活动4次,开展集体和个人廉政谈心谈话30余人次,组织收看《家道》《“自诩‘安全’终落马”》等警示教育宣传片4次。
扎紧廉洁交易制度“防护栏”。持续巩固“示范交易”“两化”创建成果,注重对公共资源交易关键环节、核心部位进行严格把关,围绕交易环节廉政风险点,定期开展风险点排查和提醒,先后制定《资阳市政府采购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资阳市政府采购供应商询问、质疑答复办法》《评标(审)专家行为规范》《评标工作纪律》《交易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近20个廉政管理规章制度,为建设阳光、高效、清廉的交易平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落实绿色交易流程“电子化”。资阳市注重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深化“五减”工作专项整治,尽可能减少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空间交集,尽力杜绝人为因素的违规干预,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实行交易项目进场登记、场地安排、交易信息发布等流程全部线上办理,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企业不用到现场参与投标,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三方交易主体从地域上进行最大限度地物理隔离,评标专家登录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独立线上查看电子标书材料和评分,在线答疑澄清、线上签章,监督部门全程在线见证。2022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开展不见面开标120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46个,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依法必须招标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
消除阳光交易风险“阴影区”。资阳市严格抓好过程监管,针对交易过程中潜在的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开以及虚假招标、围标串标、“暗箱”操作、违规交易等“阴影区”,通过安装门禁系统,配置专家专用通讯设备储物柜,实行开评标等区域360度全覆盖高清音视频监控,完成工程建设招投标交易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实现在线监督见证,新增“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专栏,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和移送台账,及时纠正、如实记录并按规定移送不良行为和问题线索,协助案件查处,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2022年以来,共记录交易各方主体行为评价230次,不良行为评价记录22次,向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各方交易主体负面行为6次,发布招标计划1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