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易服务 > 两化建设

邻水县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四条措施”

一是加快重大项目交易进度重特大急项目实行即时受理,主动做好标前对接、标中见证、标后跟踪,积极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业务指导等精细化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强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周末“不打烊”建立重特大急项目非工作日预约场地、发布交易公告和补遗公告、周末开评标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办事不见面、业务不断线、服务不掉链”服务,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助推重特大急项目顺利完成招标采购。

二是巩固“五减”成效全面梳理交易受理、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人员验证、公告发布等流程所需的办事资料,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对所需材料进行优化合并,精简办事资料5项,服务事项网上办结率达99%,基本实现“零跑腿”。坚持免收投标保证金、免费提供电子招标文件,减半收取交易服务费用,配合推广使用电子保函,降低文件制作费和差旅费、保证金等交易成本近330万元,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提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质效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广安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持续深化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改革,全覆盖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常态化开展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长效化推行国有资产线上竞价,实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全类别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提升了“不见面”开标、异地远程评标、线上竞价等电子化交易水平,全流程线上交易较纸质版线下交易,交易受理效率、文件编制效率、开标效率分别提高了88%、72%、86%。

  四是破除交易壁垒障碍。围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以消除三大壁垒为抓手,加大与重庆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合作力度,推进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消除政策壁垒,严格落实政采贷、电子保函、工程贷、中标贷等金融政策,推动金融产品在川渝两地互通互认;消除市场壁垒,推行市场主体信息登记、评审专家资源共享、交易信息互联互认等,加快推进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交易;消除服务壁垒,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四办服务”,切实规范交易服务行为,为川渝两地交易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优质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