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 惠企成果汇

绵阳市建立惠企政策联审机制 优化政策制定 助推精准落地

信息来源:企业政务服务处
发布时间:2025-09-25 17:48
浏览 次

  

  一、构建科学规范审查体系,做到“机制优”。一是流程设计闭环高效。市本级惠企政策从启动提交、分发初审到意见汇总、修改完善形成完整链条,明确各环节时限(如市政务服务监管局1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分发,审查单位5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同步设置容缺受理、复审等特殊情形处理机制,推动特别紧急重大政策落地、重大修改精准把关。二是审查内容全面精准。覆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资金可承载性、公平竞争性、可操作性等核心要素,实现惠企政策“全维度体检”。三是权责划分清晰明确。明确政策制定部门为第一责任主体,市政务服务监管局负责市本级惠企政策联合审查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核心联合审查单位按专业领域履职,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


  二、聚焦企业需求精准施策,做到“靶向准”。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制定政策。要求政策制定部门开展充分调研,确保政策回应企业实际需求,如普惠性政策制定需有不少于50%的中小企业参与意见征集,竞争性惠企政策应充分征求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企业意见,实现政策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二是强化政策兑现便捷性。明确政策条款需清晰无歧义,执行标准、兑现材料、程序等简化明了。审查惠企政策是否通过“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等实现线上办理。分类落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申快享”,从源头提高“免申即享”和“快申快享”比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确保政策高效直达。三是严格防范政策风险。通过联合审查杜绝违法违规条款,如禁止设置不合理准入条件、违法给予特定企业优惠等;同时要求财政资金安排符合预算管理规定和中期财政规划,确保政策“合法合规、财力可承”,避免因政策不稳定,导致企业承担隐性风险。


  三、健全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实效强”。一是强化保障措施落地。组建惠企政策联合审查小组,明确联络机制,定期开展政策制定、公平竞争审查等专题培训。同时,将惠企政策联合审查机制的执行情况及部门内部审查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纳入营商环境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对未履行程序导致政策出现严重问题的,依法依规予以问责。二是推动政策高效直达。要求各政策执行部门全面梳理惠企政策,与财政、数据、政管等部门加强惠企资金“直达快享”会商与数据共享,严格执行兑付时限有关规定。如明确兑现时限在40个工作日以内,加速政策红利从“纸上”到“账上”的转化。三是建立政策评估优化机制。政策实施后,由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委托第三方,对政策落实效果、企业获得感、存在问题等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策优化、调整或退出的重要依据,形成“制定—审查—实施—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本市惠企政策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