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九龙县湾坝镇腹地,挖金村如明珠般嵌于群山之间,透着质朴与坚韧。2023年7月,我以驻村干部身份奔赴此地,与这里的山水人文相融,开启了挑战与感动并存的帮扶之旅。
初到挖金村,眼前的景象让我心中五味杂陈。那条连接石棉县与湾坝镇的山路正在施工,蜿蜒曲折、坎坷难行,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物资运输艰难、生活用品短缺、医疗条件滞后等诸多难题,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村民肩头。然而,村民们那质朴的笑容、眼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外来帮扶的殷切期盼,又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倾尽全力改变现状。
笃行党建引领,精铸便民服务
在挖金村,曾面临这样的困境:因村中未设立便民服务站,村民办理事务只能前往乡镇,路途遥远加上对办事流程的不熟悉,办理过程困难重重。看着乡亲们为此发愁的模样,依托派出单位职能,我决心推动建设村级便民服务站,破解这一难题。
在前任第一书记何鹏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多方考察权衡,我们选定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作为设立便民服务站的理想场所。幸运的是,派出单位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服务站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巧妙融入了彝族文化元素与民族团结理念,在“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彰显地域特色。短短两月内,挖金村便民服务站便焕然一新,实现了品质和功能的全面升级。
挖金村便民服务站装修后效果
如今,依托党建引领,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建帮办代办队伍,梳理出21项高频代办事项,全面覆盖村民需求。据统计,服务站年均高效办理事务超700件,村民办事时长从“一日奔波”锐减至“一刻即办”,切实将为民解忧落到了实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显著增强。
在完善村级设施后,我着力优化更大范围的便民服务。过去,村民到湾坝镇政府办事常因不熟悉流程而需要在各部门间辗转奔波,耗费大量时间。为此,我积极向派出单位申请专项资金,并联合政务服务专业处室展开深度协作,从最初的草图构思,到反复研讨修改,再到最终方案确定,我们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施工期间,我始终坚守现场,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全力保障项目质量。
如今,崭新的湾坝镇便民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其中特设的双语服务窗口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让彝族群众办事更加顺畅,逐步成为民族地区便民服务的标杆典范。
湾坝镇便民服务中心装修后效果
挖掘乡土瑰宝,激活产业潜能
深入群众是找准发展突破口的关键。为此,我逐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听诉求,细致摸排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村里虽然已经成立绵羊养殖合作社,但受限于规模过小、产量不足等因素,销售之路举步维艰。针对这一问题,我积极协调派出单位,争取到帮扶资金,用于引进优质种羊和母羊,以扩大养殖规模。此举使集体经济年增收4万元,带动42户家庭户均增收5100元、人均1450元。
然而,发展中的问题接踵而至。挖金村畜牧业繁荣的背后,是随处可见的动物粪便,严重影响了村庄整体环境卫生。我立即联合湾坝镇党委、镇政府共商对策,最终决定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动物粪便资源,建设有机肥加工厂。为此,我们前往成都市双流区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先进的有机肥加工技术,邀请专家实地论证可行性。如今该项目已顺利落地,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帮扶的核心在于激发内生动力。我组织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赴雅安市名山区、汉源县取经。我们在名山区考察了完整茶产业链条在各环节的增值模式,又在汉源县观摩了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革新以及悬崖村落的文旅融合案例。
致富带头人张岗感慨道:“这次外出学习让我深受启发,现在我满怀信心,坚信在挖金村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地!”他的自信并非毫无根据,随着G549国道石棉—湾坝段全线贯通,交通瓶颈被打破,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会日益频繁,这为牧旅产业、农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挖金村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蓄势待发,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赴雅安市汉源县考察学习
破解环境之困,筑牢生态之基
挖金村海拔2280米,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夏季蚊蝇滋生严重,加之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村庄环境卫生亟待整治。为此,我与村“两委”多次研讨,系统规划了涵盖三大板块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洁美家庭”打基础、“人居环境”提品质、“光亮工程”增福祉。
推进“洁美家庭”创建初期,村民因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难以突破,对环境改善缺乏主动性,报名响应者稀少,工作推进困难重重。为扭转局面,我牵头组建由包村干部、村组干部以及索玛花服务队组成的宣传专班,逐户开展健康教育宣讲,重点剖析蚊蝇传播疾病的风险与环境污染的危害。经过持续努力,2023年底顺利启动以“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为主题的评选活动。通过入户实地考核近百户家庭,最终遴选出10户年度示范户,授予荣誉证书并奖励洗衣机。此举有效唤醒了村民追求洁净生活的自觉意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
借助“洁美家庭”营造的良好氛围,我们同步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依托派出单位支持,向全村350户家庭免费发放垃圾桶与灭蝇灯,强化硬件保障。同时,针对夜间照明不足问题,在人流密集区及主要路口补充安装66盏太阳能路灯,实现全村道路亮化全覆盖,既消除了出行安全隐患,也点亮了乡村夜景。
为确保各项成果不断固化,我们构建了长效激励机制。每年定期举办“弘扬时代新风·加快振兴发展”表扬活动,对种养大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组干部、“孝亲睦邻”模范以及“洁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给予公开表扬与物质奖励。通过树立标杆榜样,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在挖金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洁美家庭”创建成效
回首过往,从联合成都公立医院开展义诊服务到推动助学助困项目落地,再到抗洪救灾时的一线坚守……诸多场景交织,往昔的经历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如今的挖金村已焕然一新,曾经困扰村民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挖金村的驻村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帮扶工作唯有扎根基层、心怀群众,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才能不负使命。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倾情投入每项工作,就一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赵鑫 作者系四川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派驻九龙县湾坝镇挖金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