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点帮扶动态 > 最新要闻

聚力帮扶显担当·湾坝蝶变展新颜

信息来源:党委办
发布时间:2025-07-29 15:52
浏览 次

  

  自2021年7月起,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简称“省中心”)开启了对湾坝镇的定点帮扶之旅。秉持行业担当,始终将“便民服务”作为托举大民生的核心使命,投入39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推进挖金村便民服务站与湾坝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改造升级。如今,挖金村便民服务站已优化高频事项21项,年均高效代办逾700件,村民办事时长从“一日奔波”锐减至“一刻即办”。指导镇便民服务中心装修并设置双语窗口,依托挖金、高碉和湾子三个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合建立帮办代办队伍,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我们也将持续发力,对湾子村便民服务站进行提档升级,以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贴心的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务力量。



  在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以产业造血为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貌。投入11.5万元帮扶资金,充分运用98万元衔接资金,精心培育绵羊养殖产业,年增收4万元,带动42户家庭户均增收5100余元,人均增收1450余元,实实在在地增强了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新建有机肥加工厂,转废为宝,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为了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组织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远赴多地,深入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汲取先进经验,为乡村产业升级注入智慧活水。“弘扬时代新风·加快振兴发展”表扬活动的4次举办,130余名优秀共产党员、种养大户、“孝亲睦邻”模范以及“洁美家庭”等典型代表,不仅树立了榜样,更在乡村大地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潮,让正能量如春风般吹遍每一寸土地,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征程中,我们砥砺前行。以“洁美家庭”为基石、“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为支柱、“光亮工程”为点缀,通过设立“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的高标准,年度荣誉奖牌与洗衣机奖励机制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洁净比拼氛围。针对农村卫生顽疾,投入11万元帮扶资金,捐赠民俗活动设备以丰富文化生活,并为每家每户配备垃圾桶和灭蝇灯,实现环境卫生的全方位提升。而“光亮工程”更是锦上添花,13.4万元帮扶资金化作66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乡村静谧的夜,使其流光溢彩。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生态宜居的乡村新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我们始终将教育帮扶视为筑牢发展根基的关键举措,全方位、多维度持续发力。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助学活动,引进社会力量(临沂—四川九龙“小手牵大手”帮扶活动),助力困难家庭儿童圆梦校园,不仅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切实解决生活难题。同时,目光精准聚焦于优秀学生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困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将其悉数纳入省中心结对帮扶体系,量身定制帮扶方案,针对性化解各类实际困境。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超10万元,有序开展助学助困助孤系列活动,为镇村幼儿园的167名稚嫩学子和239户第三轮结对帮扶对象送去了饱含温情的冬季棉服、书包文具与粮油奶品等物资。另一方面,省中心高度重视“明白人”培养工程,深度挖掘党龄超过20年的老党员,充分发挥其“宝藏”作用,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形式让老党员“现身说法”,用“鸿雁效应”带动和培养户明白人,实现一户明白人带动一片明白村。



  我们积极汇聚多方力量,携手共筑帮扶新格局。通过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紧密合作,成功举办了三届“送医下乡公益行”活动,为37名退役军人、48名其他优抚对象及200余名村民提供了免费医疗检查与药品赠送,用实际行动传递健康与温暖。同时,我们积极协调省交通厅与雅安市政府,高效解决了G549项目石棉至九龙段的建设资金与政策难题,如今这条交通要道已顺利通车,极大地便利了当地村民的出行。针对G549项目湾坝挖金段信号薄弱的问题,我们迅速对接四川省移动分公司,启动湾坝片区移动信号提升工程,投入超过20万元资金,增设信号发射设备,实现了镇域内4G网络的全面覆盖,惠及千余名群众,同时也为G549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通信保障。在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严峻考验下,我们的驻村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不仅及时抢修了受损水管,还安全转移了受困群众。此外,我们还紧急拨付了3万元定点帮扶资金,用于采购安装安全饮水管,目前已有85户村民率先享受到了清澈、安全的自来水,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是一项意义深远且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贵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省中心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帮扶领域、优化帮扶举措,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