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

交易服务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省政务服务大厅各部门窗口,省中心各处室、直属单位:

现将《2024年全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202435


 

2024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工作安排

 

2024年,全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2024年四川省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天府通办一网交易效能,打造天府系列服务品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务力量。

一、开展政务服务夯基固本行动

(一)强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清理统一线上线下事项标准,上线运行新版政务服务事项库,开展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以及线下事项办理一致性核查。落实行政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管理制度,依托事项库实现动态管理,创新开展一单一图一表场景运用试点。探索办事指南智能化服务,完成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备案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情形化改造。发布《四川省政务服务事项特别程序清单》,逐步规范转外环节。

)夯实政务服务数字化基础支撑。坚持以统为主、统分结合原则,优化顶层设计,迭代升级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公共入口能力,构建全省一张网;提升通用支撑能力,建强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支撑能力,完善综合受理协同系统,强化综窗管理和基础办件功能;提升数据底座支撑能力,建设政务数据中台,推进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整合并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各类数据、应用、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向基层回流。建设安全管理中心,强化系统运行、运营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优化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枢纽分发、预警分析、联合检查等功能,推动行业监管综合平台全面接入,支撑跨部门综合监管。

)强化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推广应用。坚持全省统筹、省市协同,完善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体系,加强电子证照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和异议、处理、校核机制,开展数据治理。拓展电子证照应用领域,逐步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数据共享核验的事项免于提交证明材料。推动部门自建业务系统电子印章调用功能改造,在10个市(州)试点新办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探索个人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范围的应用。修订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管理办法。

(四)优化完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逐步实现医保、社保等6类分领域综合窗口内部业务一窗受理;除分领域外且已进驻大厅的事项70%以上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办理,动态更新事项目录规范综合窗口授权机制,按照全省统一标准梳理形成工作手册和办事指南,支撑线上线下综合窗口实质运行。深化厅(局)长进大厅,建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有效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破解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难题。落实国省要求推进应进必进,大力整合部门单设政务服务窗口,全面实现线下办事一门、一窗、一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三化水平,推进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增强县城及中心镇政务服务能力,对标开展60个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200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修订发布《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规范》《便民服务中心评价指南》《标杆政务大厅建设规范》《园区企业(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

打造天府一号通智能客服体系按照首问负责、闭环管理、全程监督原则,建立完善12345热线接诉即办和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机制。开展全省12345热线平台智能化改造,推动12345热线与办不成事窗口、好差评系统等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全面完成市(州)12345热线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平台对接,打造便利企业、高效智能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健全统一受理、分类处理、多方联动、限时办结、回访评价闭环办理机制,抓实基层12345+创新工作。组织第二届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技能大赛。联合重庆市发布《川渝12345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实现川渝热线话务互转、工单互派、数据共享。

二、开展政务服务增值拓展行动

)推动重点一件事落地可办。全面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明确的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5项个人一件事和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8项企业一件事。做好公租房申请、开办网吧、多规合一、区域评估、立项用地测量等17项省级重点一件事。优化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建设,并向天府通办移动端扩展,便利企业群众自助办、掌上办。

加快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推动出台全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全省惠企政策天府惠企通平台。聚焦惠企政策知晓难,梳理发布各级惠企政策,开展线上线下重点政策解读,加大精准推送力度。聚焦惠企政策审批难,建立一企一档企业信息库,实现企业精准画像、政策智能匹配;线线下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区),编制申兑工作手册和指南,实行一窗(网)受理、分类转办、一站兑现;全面推行限时审批制,原则上即申即享5个工作日、快申快享6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聚焦惠企政策兑现难,协调制定惠企政策资金保障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测算、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推动惠企资金及时到位,畅通惠企政策兑现难最后一公里,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深化园区集成政务服务。按照巩固一批、新建一批、带动一批思路,巩固57个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新增75个省级以上经开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自贸区和化工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试点,为园区企业、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良好要素保障,特别是用地、用能、环评、科创转化等保障服务。动态调整园区办理事项,规范25个省级下放或委托事项受办标准和程序。建立省级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进园区产业发展。指导市(州)开展市县级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试点,成都及区域中心城市试点园区不少于2个,其他市(州)不少于1个。

)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依托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中心),发布增值化服务事项清单,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打造涉企服务综合体。围绕贷款融资、商业纠纷、破产等情形,构建一类事套餐式服务场景。推动出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方案,在不少于10个县(市、区、园区)开展试点,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国际贸易等服务。做优政务服务+供销,在中心镇村建设100个便民服务综合体,在基层供销社设立50个以上便民服务专区。探索政务服务+农村产权,在35个县(市、区)、50个中心镇开展试点。

)完善天府通办服务矩阵优化天府通办市民功能,按照个人全生命周期,完善市民数字服务体系,推出四川政务码(个人版),推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全面应用。建设天府营商通,按照法人全生命周期,完善企业数字服务体系,推出四川政务码(企业版)。上线天府通办微信小程序,推动各类政务服务移动资源与天府通办整合。推出更多高频服务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

十一)持续深化川渝通办省内通办开展川渝通办事项运行情况评估,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梳理发布川渝毗邻区跨域通办事项清单,纳入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并推动落地。完善川渝事项政策标准清单,统一公共服务供给、数据共享开放、行政执法、检测计量等标准规则。持续推进职称资格、技能证书和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完成40个高频电子证照在川渝两地互认共享,持续拓展两地已互认电子证照的社会化应用场景。指导推进成德眉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做到就近办、异地办。

三、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行动

(十二)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改革。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积极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平台整合共享创新联系点。加快推进省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网汇聚、交易一网通办、服务一网集成、监管一网协同。深化应进必进,承接国有企业招标采购、驻军部队采购等项目进场交易,探索用水权回归属地交易。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协同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十三)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优化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拓展交易主体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企业人员、业绩、奖惩、信用等信息。持续完善工程招标投标系统功能,协同行业主管部门修订电子招标范本,积极推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能源电力、民航等领域推广应用,实现依法必须招标工程项目电子招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完善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功能,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在全省各市(州)跨交易系统随机抽取副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信用系统,实现招标代理机构闭环管理。加强交易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交易档案质量和调阅便捷性。

(十四)突出交易领域数据治理。建立完善数据统计分析指标体系。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资产,形成数据资产目录,强化数据清单管理,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分类分级标准。优化完善数据接口标准,加强全省交易数据监测,及时处理问题数据,按月通报数据上报监测结果,高质量汇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强化数据分析,提高数据运用能力,拓展运用范围,探索挖掘数据要素价值。

(十五)加强交易领域网络信息安全。大力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高效协同的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范和网络安全制度。开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信息系统安全大排查,优化本地和云上安全软硬件配置,提升各类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日常巡查,组织开展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攻防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提升全省各交易平台处置应对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能力。做好信创适配和商用密码应用改造。

四、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优化提升行动

(十六)健全完善交易服务制度机制。加快推动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立法,力争年底由省人大发布。推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修订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配合做好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更新发布工作。加快制定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规范”“矿业权出让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加强宣贯落实,不断规范交易服务管理。按照流程+分类的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

十七)持续提升交易服务效能。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为核心,巩固提升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化五减服务,推进交易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扩大电子保函应用,实现工程招标项目电子保函占到投标保证金80%以上。继续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县交易场所升级改造。鼓励各地推进资源交易服务改革创新,及时做好成果推广运用。用好政府采购框架协议,建立电梯、修缮工程、物业服务等项目采购需求模板,常态开展政府采购项目省内异地远程评审,探索打造货物、工程、服务、涉密、质疑五种一类事服务场景,制定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施方案,探索拓展分散采购服务,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质效。

(十八)深入推进跨区域交易服务。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运行,鼓励各级交易平台跨区域、跨层级承接项目,促进共享全省交易场所和专家资源。深化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合作,抓实项目信息互挂、远程异地评标、毗邻地区专家资源互用、失信信息互通等合作事项。支持成德眉资公共资源交易同城化发展,深化项目跨平台交易、土地联合推介等合作。办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省际合作联盟工作会议,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联盟活动,推动联盟内交易服务资源共享。

(十九)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配合开展评标专家专项清理行动,及时惩处一批违法违纪专家、增补一批合格专家、清除一批问题专家。协调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协同开展评标专家培训、考核,推动建立评标专家信用档案、完善评标专家负面行为清单。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工程招标项目分散评标、暗标盲评、评定分离等模式。加大项目信息公开力度,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信息以及合同、变更、结算公示等制度。公布评标专家违法违规行为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发现移交围标串标问题线索。探索开展交易全过程信息见证服务。加强交易信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严格保证金收退、评标专家劳务费管理,强化财务风险管控,严守资金安全底线。

五、实施政务队伍铸魂塑形工程

(二十)深化凝心铸魂。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做到党中央有要求、总书记有号令、四川政务有行动。坚持改革创新,以领跑者标准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大力营造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实践的良好氛围。加强青年干部培育,鼓励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改革攻坚一线锻炼成长、建功立业。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及时将四川经验转化为四川声音,推动一地创新、全省推广

(二十一)深化夯基固本。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注重调查研究,围绕重点任务、重大改革,科学制定调研计划,精心编制课题设计,形成一批可转化的高质量调研成果。深化创建活动,开展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四强党支部创建,落实党建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强窗口党员双重管理,积极推动全省系统基层党组织创建窗口党建品牌。突出以人为本,优化政务大厅功能,探索建设干部职工关爱中心

(二十二)深化提能争优。紧扣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事业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强化干部人才保障,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着眼事业可持续发展,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引进,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建好用好省内外7+3+N培训基地,构建全省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矩阵,组建优质师资库,打造精品课程和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开展系统行政(窗口)办事员职业培训和评价,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及激励机制。联合省委宣传部组织第二届最美四川政务人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

(二十三)深化清风塑形。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开展潘智勇案回头看,张凤武、李碧案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编印近年来全省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读本。强化抓早抓小,持续开展窗口作风整治,系统推进思想教育、业务履职、信息系统建设运维、重大项目四个源头治理,严格落实工作人员负面清单、信息化项目建设六项纪律,严格遵守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管等制度措施,强化家庭家风建设。创新纪检监督手段,下沉到基层一线、延伸到大厅窗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持续强化社会监督、行风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认真开展内部审计,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营造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系统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