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服务专班化,打破产业发展瓶颈。组建市县级领导专班,成功攻坚“川协5号”空域资质,破解空域使用、飞行审批等行业特殊难题,将飞行空域审批流程从7个工作日缩短到1小时内。组建园区企业服务专班,对园区企业和建设项目实行“一对一”和“店小二”专员全程服务。组建飞行服务专班推动无人机试飞、测试验证等业务流程优化,成立四川省首家“监、管、服”三位一体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中心,获批全国首个有人机、无人机融合运行程序,空域使用效率提升40%。
二是服务标准化,提升“无差别”体验。将园区审批服务办理流程从“申请-受理审核-决定-办结”简化为“申请-受理审核-办结”,压减1个办理环节,全面实施申请资料后台内部流转和数据共享,减少材料提交。严格落实“好差评”制度,实行“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倒逼部门服务质量提升,审批提速30%以上。
三是服务流程化,办好园区“一类事”。建立园区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集成办好“一类事”转变的联办机制,实行“五个一”服务流程化(即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同时,推出“蓝天小帮手”一站式、全流程、无障碍、无差别的帮代办,解决了“找不准人、问不清事、填不来表、办不到事和流程繁琐、往返跑路”等问题。企业入驻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1个月。
四是服务模块化,实行套餐量身定制。围绕航空研发、制造、应用、运营服务等上中下游产业链各环节服务事项,构建服务通用模块和特色模块,实行模块化组合办理服务,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需求。梳理发布209项园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企业可按需“点单”,享受个性化、套餐式定制服务。结合园区特色推出“标准厂房+市场准入+产业引导基金应用+企业培训”一链式服务,加速市场主体入驻,跑动次数减少90%以上。
五是服务信息化,推动数据多“跑腿”。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动态归集企业基础信息、全生命周期行为数据、惠企政策信息、企业诉求信息,打通部门业务系统,为“线上智能推送+线下专员跟进”服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大幅提升服务精准度。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腾盾科创公司等60余户企业提供精准服务18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