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政企联动,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一是访企问需摸实情。开展“政务服务进企业”活动,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困难,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交办相关部门,并对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今年以来,走访57家企业,收集用工、惠企政策落实、行政审批等方面问题70个,已办结68个,正在督促办理2个。二是广纳良言优服务。聚焦重点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代表等六类群体,采取公开征集、定向邀约等方式,组建优化13支“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以办事人员、工作人员等不同视角体验政务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81条,经梳理归纳,形成材料精简、平台优化、服务提升等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6类29条,制定改进措施解决24条,向上争取支持解决5条。三是挂图作战提进度。聚焦2025年乐山市300个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服务机制,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以红(难点)、蓝(进行中)、绿(完成)三色动态标注项目进度,实现“以图知审批进展,以图抓督办落实”的立体化监管,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今年以来,服务237个重大项目327次,涉及资金650亿元。
二、强化事项集成,从“多次跑动”到“高效办成”。一是聚焦要素保障,打造融资服务新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井研县创新推出“贷款一件事”,集成企业贷款申请、资质审核等事项,设立绿色通道,依托“井快办”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实现银行、部门、园区三方数据互通,实现申请周期由1-2个月缩减至7个工作日,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办结,综合审批效率提升90%,累计为16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超2000万元融资需求。二是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审批服务新效能。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沙湾区创新推出“中药材一件事”,整合营业执照、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五大类审批事项,通过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实现材料精简42%、企业跑动次数减少70%,审批时限由法定5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推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00亩,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每户增收3000元。三是联动热线平台,构建诉求办理新机制。联合市心连心服务中心印发《关于推动乐山市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的通知》,设置话务专席,精准识别并高效受理、答复企业相关诉求,同步建立并更新专题知识库211条,聚焦高频问题及最新政策对话务员开展15次专项培训,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诉求272件,首次解答率达90%以上。
三、突出增值增效,从“单一便捷”到“综合赋能”。一是建强服务载体,实现 “一站集成惠企”。市县两级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建设企业服务驿站,探索“政务服务+N”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与税务、金融、法律、科创、教育、医疗、文化等部门资源融合,打造共享空间,为企业发展、培育和活动开展提供咨询和场地资源。目前,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专区11个、园区企业服务驿站6个。二是拓展增值领域,达成 “全链赋能助企”。依托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契机,聚焦核心技术应用产业,构建“链长制”高位推动和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双牵头”合力推进工作模式,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提供71项政务服务事项、47项增值服务事项,协助产业园取得全国首张环评批复、四川海同取得园区首张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引进83名紧缺专业人才,解决配套类、建设类用工200余人次。三是创新服务场景,做到 “全域便捷利企”。在世豪、万达、新广场、财富广场四大商圈开设“政务驿站”,整合政策宣传区、诉求收集区、议事交流区等功能区,为市场主体提供高频事项办理、政策解读、需求收集等服务。推出“乐易享”政企沙龙和“政务服务+网格”工作,搭建政企有效互动平台,倾听企业心声、回应企业诉求。目前,成功开展第一期“乐易享”政务服务+金融主题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