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县区

宜宾市高县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高县公安系统始终坚持“民本思想”,紧盯群众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为民办实事”放在工作首位,着力推动“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分散办理”向“集约办理”转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加快综窗建设,优化集约办理。一是集成服务事项“一窗办”。聚焦人民群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实际需求,积极发挥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综合窗优势,高县公安局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整体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打通业务数据壁垒,不再区分户政窗口及治安业务综合窗口。同时,优化精简“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材料清单及审批流程,实现群众办理业务“进一道门、排一次队、一个窗口办结”,有效解决群众企业办事“多头跑”问题。二是织密服务网络“就近办”。加强联动协作,推进派出所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和事项入驻工作,开通全县13个派出所户籍窗口的全国户口迁移、出生入户、户籍证明开具、异地居民身份证受理等公安高频事项权限,打造政务服务“枢纽级”,构建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错时办+延时办+预约办”为抓手,为群众提供365天不断档政务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大多数公安政务服务。三是提升服务质效“一次办”。聚焦办事指南准确性、窗口服务优质度、网上申请畅通性等问题,完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考核办法,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受理—接受评价—整改—结果应用”的工作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最大化降低群众办事门槛,让群众实现“一次办、马上办”。

二、赋能智慧政务,延伸服务触角。一是全程网办。着力打造网上全天候政务服务圈,拓宽业务范围,拓展网办深度,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四川公安政务服务” “宜宾公安微户政”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口受理”,网上端、移动端、大厅端“三端同步”,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将公安政务服务延伸至“全时段”,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最大限度满足“上班族”的办事需求。2023年,通过“四川公安政务服务” “宜宾公安微户政”“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群众业务共500余件。二是跨省通办。在全面落实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首次办理、有效期满换领、损坏换领、丢失补领以及出入境证件跨省通办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户籍证明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出具、新生儿入户等事项跨省办理举措,对受理的各项业务实现“零积压” “零差错”,最大程度解决群众办事多地来回跑、折返跑问题,真正将跨省通办的要求落到实处。自开通跨省通办以来,共受理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办理等业务1400余件。三是贴心专办。积极推广公安业务自助办理服务,通过在自助终端上设置身份证人像照片处理,实现群众照相“满意拍”,免费为办事群众复印办理户籍业务所需材料,开通逾期未领取证件温馨提醒服务,优化办事体验,提升办事效率,解决群众办证过程中的“小问题”,提升办事“加速度”。

三、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一是强化“帮办代办”。依托县政务服务大厅、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二级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区,设置“帮代办”窗口,由办事引导员负责向有需求的办事群众提供无差别受理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咨询接待,为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提供网上申报、手机注册、电子文件上传、打印复印等服务,实现服务向“主动”发力,由“群众问”向“问群众”转变。同时,由全县驻村辅警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开展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实现“一体反馈”。目前,驻村辅警帮办代办队伍共为群众提供咨询解答、帮办代办服务事项800余件。二是做优“延时服务”。针对部分人群工作时间与业务办理时间相冲突的实际,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实行周末值班、推迟下班工作模式,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档案归档,材料清理、审核复核等后续工作,用更多的时间、尽最大限度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启动“延时服务”以来,累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在办理相关事宜上的急事、难事和期盼事。三是定制“专属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军人优先” “中高考生” “返乡农民工” “老弱病残”等专窗,开通“绿色通道”,为特定群体提供定制服务,在节假日集中一段时间专门为农民工、中高考生等办理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材料等各类证照,有效满足特殊群体办证需求。截至目前,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共为特殊群体办理相关业务2800余件。(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