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攀枝花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攀枝花市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风险、优化服务管理上抓落实、求突破,有力维护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权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企稳向好,5个县(区)民营经济全部实现恢复增长,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1.15 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

一、坚持平等保护为本,全方位保护财产权益,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一是依法严惩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犯罪。依法严打针对民营企业的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依法办理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18件、挽回经济损失3326.8万余元,快捕快诉公职人员向民营企业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2件2人。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审结全市首例涉攀枝花芒果商标品牌保护案,审理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21件,坚决遏制侵权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是专项督办涉民营企业权益案件。加大涉民营企业生效判决执行力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执结涉企业执行案件4989件、到位金额16.42亿元,帮助盐边县三维红坭矿业公司执行到位资金4.37亿元,帮助仁和宏基混凝土公司追回长达8年的执行款837万余元,有力兑现保护民营企业胜诉权益。

三是强化智能建设推进阳光法治。深入推进跨部门办案平台应用,案件线上移送、涉案财物随案移送等15项指标平均值达93.81%。深入推进“阳光法治”建设,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公开审判信息、检查信息、政务信息等3.6万余条(份)、直播庭审1643次,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执法活动100 余次。

二、坚持规范执法为要,全过程护航经营生产,营造更加优质的法治环境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先后出台政法机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2条措施等,建立企业破产府院协调联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等10余项制度机制,与川滇两省5市(州)签订平安建设联合协作、民商事司法合作等跨区域合作协议,构建完善市域内及周边地区法治保障体系。通过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审结天亿化工、万民农牧等破产清算重整案件10件,盘活处置僵尸企业4个,帮助民营企业规范运营、消除隐患、重返市场。

二是开展专项行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阳光法治”建设,坚持科学把握执法办案尺度,准确把握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等界限,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减少给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组织开展涉企案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建台账、明责任、分阶段、强督导等措施,整治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168件(个)。

三是坚持宽严相济,审慎办理涉企案件。坚持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涉经营类犯罪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关键技术人员等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督办涉企刑事“挂案”、长期未结案件、超标的查扣冻案件,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民企保护专项行动,清理民企涉罪案件“挂案”5件,对16家涉案企业逐案开展合规审查,依法从宽不起诉8人,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经营风险和管理漏洞发出123条司法(检察)建议。

三、坚持优质服务为先,全覆盖优化服务供给,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完善行政服务。深化政法“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法律援助案件“市域通办”、畅通物流保障“快速通道”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钒华·新常态”府院联动工作室等便民利企措施80余条,政法服务事项材料减免率达34.3%、时限缩短81.42%,对企业检查频率下降28%。

二是优化涉企诉讼服务。强化一站式建设,努力为涉企纠纷当事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设立“企业维权绿色通道”专窗,确保优先立案、审查、保全、执行,实现诉讼辅导、法律释明、风险提示、现场立案、材料收转等诉讼服务“一窗通办”“只用跑一次”。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及诉讼服务网等线上服务平台,引导涉企纠纷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实现“一网通办”“一次不用跑”。

三是深化助企惠企法治服务。在全市组建6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在米易县建立攀西地区首家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大力提升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安商惠企行动效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深化新经济法律问题研判,高度关注长租公寓、民宿、网约房、无人机等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坚持鼓励创新、慎重规范管理,最大限度保护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