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广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345”惠基层,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广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着力写好“后半篇”文章,坚持“2345”工作方法,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两保障”办事安心。一是组织有保障。组建“安心办”服务总团及3个“三化”建设业务指导组,县(市、区)设立9个分团,分别由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团长,分片区落实指导任务和责任,指导各地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二是资金有保障。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调研摸底,核查建设内容、资金需求等,协调县(市、区)委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落实。岳池县拟投入资金127万余元,保障全县27个乡镇(街道)有能力、有财力实施“三化”建设,邻水县落实专款,拟打造全市最优便民服务中心。

“三统一”办事暖心。一是统一功能设置。整合医保、社保、民政、退役军人服务等10余个服务平台,科学划分日常办公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完成所有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升级改造。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备用窗口,在阶段性业务量大、春节前后群众办事集中等特殊时段启用。二是统一设施设备。根据业务需求、统一为窗口配备办公电话、电脑、高拍仪等办公设备,在休息区配备自助饮水机、水杯、手机充电台、签字笔、老花镜等便民服务设施,形成“小小乡镇,满满服务”良好口碑。三是统一规范服务。建立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双岗制、去向留言制、信息公开制代办服务制及其他特色服务等制度。

“四监管”办事放心。一是实行领导带班制。落实乡镇分管领导轮流到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坐班制,推进窗口作风转变,促进便民服务更规范、更高效。二是坚持服务“好差评”。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构建线上“一事一评”、线下“一次一评”评价体系,强化差评整改和跟踪回访,好评率100%。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县级政务大厅设置视频调度室,对各县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远程监控管理,不定期组织人员实地巡查,对服务态度不佳、防疫不力、迟到早退的乡镇进行点对点提醒整改。四是设置专窗兜底。在全市所有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群众提供兜底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体验差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协调各方的优势,变“办不成事”为“办得成事”。

“五服务”办事省心。一是“上门服务”。实行“1+2+N”模式,市政府办总牵头,政务服务管理局统筹,依次轮流到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等地区调研走访、现场查看,收集汇总政务服务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确定服务对象,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二是“帮代办服务”。在全市各级办事大厅设置“帮办代办”专窗,提供一对一“保姆式”贴心服务,以“新生儿出生”等“一件事”为重点,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等方式下沉至乡镇(街道),并积极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服务;三是“预约服务”。在市县两级级政务服务大厅实行政务服务“5+1”工作机制和7×24小时自助服务,首批公布市级“周六不打烊”办理事项177项,解决“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难点问题;四是“延时服务”,向群众和企业提供早晚弹性办和午间不间断,确保工作不断、服务不减、标准不降,牢固树立“群众不走我不走”的服务理念;五是“个性化服务”。统一在市、县、乡三级办事大厅设置“综合窗口”,清除隔窗式、柜台式办公点100余个,体现“亲民化”,“面对面”服务群众,评价满意率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