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动态 > 市州

南充市建立政务服务“平台互融、目标互促、服务互补”工作模式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地落实

近年来,南充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责任监管为重要抓手,建立“平台互融、目标互促、服务互补”工作模式,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正、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三大平台”互融,让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更加完备

(一)做大实体大厅,涉企涉民事项“一门集中”。坚持服务企业、项目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督促市级各部门、单位将保留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对所有政府部门、直属单位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凡面向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目前市政务服务大厅入驻部门29个,窗口工作人员近100人;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从业人员近1000人。同时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4大板块71项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交易。借鉴武汉、宁夏等地场地建设经验,新建市政务服务大厅,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建成后提供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12345热线服务等服务内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现线下“进一道门、办所有事”目标。积极推动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结合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对撤并的乡镇(街道)保留便民服务中心或改设便民服务代办站,对合并保留的乡镇(街道)便民中心规范建设标准,下沉审批事项,前置服务窗口,确保平台不少、服务不减,逐步实现基层群众“办事不出村”。

(二)做实服务热线,群众咨询诉求“一号受理”。制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事指南,按照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咨询、投诉、求助等类别分门别类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绘制办理流程图,明确参与渠道及使用方法,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规范运行,完善诉求通道和处理机制,认真梳理平台软件日常使用中的堵点、痛点,并及时对软件进行维护修复、改进升级。加大热线宣传力度,通过在《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电视台开辟专版专栏,在南充公交车播报相关信息时播放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信息,进一步提高热线知晓率、扩大热线知名度。截止今年11月,热线共计受理市民诉求3.7万余件,日均受理260件。市民对热线服务满意率达99.43%,对承办部门满意率达91.50%。

(三)做好网络平台,各种证照手续“一网通办”。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版本已全面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各级各部门把政务数据归集到同一功能性平台上,目前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率已达到93%以上。持续推进大厅窗口后台流程标准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再造,以更好地将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完成与全省系统和各县(市、区)软件部署和对接,并开始试运行,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12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前已有49个项目在系统运行。

二、“三化目标”互促,让办事群众体验更加愉悦

(一)工作标准化。建立行政审批服务综合服务标准体系,全力推进办事指南标准化建设,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要素标准;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根据《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分门别类编制服务指南,对适宜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规范办理的,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可在政务服务大厅增设办事窗口的,原则上均在政务服务大厅增设窗口;可以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的,全部实行网上预约、网上办理截止目前,市本级保留行政许可事项为289项、公共服务事项140项。热线办理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受理标准,加强话务员服务标准化培训,确保市民来电交流顺畅、诉求记录准确。积极参与全国政务服务热线运营管理标准共建编写委员会开展活动,协助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制定完善政府服务热线有关的国家标准,为全国政府热线工作贡献南充智慧。

(二)现场规范化。大力推进大厅布局的科学化、设施设备的人性化和队伍建设规范化工作,配置导询服务台、集中填单区、网上自助体验区和自助便民服务设备,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在中心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安排专职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设立电话室、休息等候区、打字复印、银行统一缴费等区域,免费提供热水、雨伞、水杯、药箱、书籍、卫生纸等物品,配置信息查询机、显示屏等便民设施,最大限度的为群众提供各方面便利。建立标准化工作岗位,推行“一事一表”工作法,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覆盖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环节;建立部门领导坐班、问题导向会诊、行政审批A级风险点随机抽查等一系列制度,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切实加强例行巡查和网上监督;举办“晒一赛”业务知识大竞讲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服务群众。

(三)办事便捷化。实施“一窗受理”,制定“一窗受理”实施方案,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窗进出”系统模块,建立前台统一受理、网上推送、后台办理的“受审分离”的“一窗受理”运行机制,实现综合窗口对外统一咨询答复、统一接件受理、统一收费发证、统一办件流转和跟踪服务。设置自助服务设施,安装24小时政务自助办理一体机、自助纳税开票服务一体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自助服务终端等自助设备,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定制开发政务服务APP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办事群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询、咨询政务服务事项,预约大厅办事服务,在线提出事项申请。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梳理并公布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510项、占所有事项的90.8%,马上办事项237项、占所有事项的40%,就近办事项91项、占所有事项的20%,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更多事项“就近跑一次”“一次也不跑”,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标准化”,将标准化的理念融入政务服务全链条,进一步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三、“三项服务”互补,让建设项目落地更加高效

(一)推行联动服务。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利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按照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协同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服务落实落地。建立联审会商机制,通过“155重大项目”服务联席会议等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商会议,协商研究重大审批事项、集中审理重大项目,通报重大审批事项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督促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建立重大项目服务经理制度,对全市重点项目全部落实1名牵头部门的中层干部为项目服务经理,深入五大千亿集群、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经理式服务”,积极协调、跟踪重大项目服务处工作人员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为项目服好务,贴近代办、按时办结。建立协调服务制度,由“155发展战略重大项目服务处”或项目经理牵头,采取提前介入、现场办公、不定期协调等多种形式,加强部门合作联动,做好督促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二)推行上门服务。推行电话预约服务,研发办事预约服务系统,全面推行预约服务,预约方式包括网上预约、人工电话预约、语音电话预约等多种模式,申请人在约定的时间到政务大厅即可办理,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推行项目审批上门服务,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外资企业因工作原因不能前往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事项需要现场勘验、现场会审、现场指导的事项,由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根据申请人申请的业务登记类别准备上门服务资料,并按约定的时间提前到达服务地点,并依法为当事人受理或者办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后送达办结情况及相关材料。针对特殊群体推行全程上门服务,针对老、弱、病、残、孤等特殊人群因身体状况欠佳出行困难等原因,无法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实际情况,由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全程上门服务,更大程度方便特殊群体办事。

(三)推行代办服务。针对投资项目审批存在审批时间长、盖章多、收费多、中介多、材料多等“一长四多”的问题,建立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制,凡是省市重点项目、各类民生工程、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等均可以申请全程或部分委托代办,代办内容涵盖项目自立项、供地、规划报建、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所涉及的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项目建设单位自愿委托的前提下,指派代办员无偿协助建设单位办理项目审批,提供咨询服务,实时跟踪项目进度,根据业主需要协调组织并联审批前期辅导会,辅导项目建设单位准备审批材料,并督促各相关审批部门加快审批进度。